如何与人相处

人总是会变,搁在几年前,我绝对不屑于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但年岁渐长,不得不说,这是一门实用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工作,甚至可以用于亲密关系之中。感谢我司,请来了一位优秀的讲师,让我得以学习到这些知识。

从认识他们的需求开始

尽管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并不完美,可我们也要承认,对不同的人来说,各个层次的需求有不同的比重。如果我们用某种宽泛的条件来归类人群,比如年代,或者收入,那么在对应的群体里,我们可以看出其相对重要的需求。

在与人沟通时,我们心中默认对方最主要的需求,和对方真正的最主要的需求之间,往往存在错位。一位过去时代的领导可能认为「安全需求」是员工的第一需求理所当然,然而时代的变化让新时代的员工不再满足于有一份满足其安全需求的工作,对他们而言,「社会需要」,也就是寻求归属感,和「尊重需要」,即得到他人认可,才是更重要的。

不妨假设,在自己的同温层中,大家都更多地倾向于「归属感」和「被尊重」。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沟通。

了解才能应对得当: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ve theory)阐述了这样一个情绪行为路径:当人们遇到挫折,就倾向于不理性,并做出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可以是对外的,也就是针对他人的,表现为嘲讽、发脾气等等;也可以是对内的,即针对自己,表现为自责、降低自我评价、陷入消极情绪。需要注意一点,攻击行为也可以是被动的。弱势一方没有勇气表现出激烈对抗,就会温和地不合作。想一想那些口头答应得很好,但是却什么都没有做的人。这往往意味着那个人不愿意做。

现代人生活中的挫折太多了。这种挫折甚至可以从童年时代累积至今。想一想因为在学校里考试成绩不理想、课堂表现不好而被批评;再想一想和身边人、网上的人比较时感受到的挫折,是不是就会觉得很累?我们没有变脆弱,只是我们承受了太多挫折。

在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对自己而言,不要因为在别的地方受到了挫折就对眼前人发起攻击;就交谈对象而言,对方发火可能只是因为最近过得不顺利,其实与自己无关。

当我们想关心他人时,要注意自己不能受情绪影响。

从而要努力做到,让对方觉得被接受了、被尊重了,情绪有人关注了。既然大家都经历了那么多挫折,那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就不要再让对方感受到挫败了。

说到挫折,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不经意间就把我们塑造成了以竞争为目标的人。「高考多考一分,排名能超过一操场的人」,这样的话还依稀回荡在耳边。我们会下意识地把他人看作竞争对手,并树立了打败他人的目标。然而,「赢一个人」和「赢得一个人」大不相同。

当我们赢了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也就失去了他。

没有人想成为失败者,尊重身边的人,别让他们成为失败者。

交往就是角色扮演

在生活中,有几个常见角色。照顾者、朋友、指导者和法官。照顾者关心他人,照料生活;朋友与你分享情绪,提供支持,往往也能理解你;指导者代表理性,帮你分析问题,指导你做事情,并给予一定训练;法官颁布命令,提供奖励,也施加惩罚。

父母往往扮演照顾者,并且可以贯穿我们一生。在小时候,父母也是我们的指导者,时不时还会客串法官。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扮演朋友。

而我们往往也不会扮演朋友。我们倾向于去做指导者,对方不愿接受指导时,就化身法官。

可是指导者是一个被动角色。只有当对方需要指导时,「指导者」的角色才存在。维持长期关系的核心角色是「朋友」:要理解对方、支持对方,常常和对方分享。

不妨忘了指导者和法官吧,生活中,亲密关系中,扮演好照顾者和朋友更重要。

沟通的两个维度

讲如何沟通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沟通嘛,无外乎表达和倾听。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在不同场合、有不同情绪、面对不同的人,我们会有不同的沟通策略:

表达和倾听都很积极;那么我们就在他人眼里表现出了协商和沟通的姿态,事情往往可以顺利地进行。

倾听很多,表达不积极;那是服从,也是退让。

既不听,也不想说;那是在回避,甚至是冷战。

喋喋不休,却不听人讲;那是处在对抗之中,想要说服对方。

了解了不同的沟通策略,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自己是不是说得太多了却没有听听对方的想法?对方一直在听,却没有表达,自己是不是应该鼓励对方多说一些?对方既不听也不说,是有什么原因吗?可能今天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如果想要沟通有效果,那就要积极营造双方都认真倾听、积极表达的氛围。

这里还有一些技巧。我们给予他人的回应大略分为积极回应和消极回应。积极回应有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消极回应,往往会把天聊死,不但制造了矛盾,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双方的感情。

积极回应的关键是对对方的认可和好奇,也是对对方生活的积极参与。尊重一个人,就是把他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体,自然会对他充满好奇。

消极回应往往充满了对对方的忽视、责备和否定。忽视甚至否定对方的世界就是在说「你在我眼里根本不重要」。

写在最后

听讲时记下的零碎终于有时间整理成文,聊作今后回顾时的参考。公开发表,是为了万一也有人看呢。

2 Comments

    • Hello Riun,感谢关注!

      没想到我这个个人网站还真有看。
      之前的文章都还在,但是有一些过于私人,所以就放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这个域名重新启用,在这个 WordPress 站上只会发表一些我觉得可以公开的文章。
      目前没有打算把旧文重新在新站点发表。
      方便的话你可以告诉我是哪一篇(或者哪一类)的旧文吗?不太私人的话我可以转过来。

      顺颂冬祺
      ahdw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